含有"新星出版社"标签的书籍

他从凤凰来:沈从文传

﹏﹏﹏﹏﹏﹏

一部人生“大书”,也是一部民国史

一个美国人写的沈从文评传让人叹服

西方世界最重要沈从文研究著作

费正清弟子著名汉学家精心之作

﹏﹏﹏﹏﹏﹏

【内容简介】

20世纪70年代,金介甫在哈佛求学期间接触到了沈从文作品,最后以论文《沈从文笔下的中国》获得博士学位。论文写作期间,他专程来中国多次拜访沈从文先生。之后,又写成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一书。金介甫先生由此也成为在西方世界介绍沈从文、研究沈从 文的重要学者之一。

金介甫先生写作此书时,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,包括一些来自西方的独特资料,完整呈现了传主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氛围,传递出作者清晰的历史观念和厚重的生命意识;在评论传主的文学成就时,又能放诸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传播的大环境里,彰显出沈从文的文学价值和地位。

本书英文版传到中国以后,经过萧乾、荒芜先生等人引荐,资深翻译家符家钦先生翻译了此书。其译文精准、流畅,又得沈从文先生笔墨趣味;所引材料详实,尽显原著面貌。

20世纪80年代以来,该书的中译本曾以《沈从文传》为名出版。本次更名出版,对之前的版本做了重新校订,是近二十年来作者首次授权出版的中文版。

【名人评论】

金介甫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年轻学者(他岁数不算太小,但是长得很年轻,单纯天真处像一个大孩子——我希望金先生不致因为我这些话而生气),他花了很多时间,搜集了大量资料,多次到过中国,到过湘西,多次访问了沈先生,坚持不懈,写出了这本长达几十万字的传记。他在沈从文身上所倾注的热情是美丽的,令人感动的。

从我和符家钦先生的通信中,我觉得他是一个心细如发,一丝不苟的翻译家,我相信这本书的译笔不但会是忠实的,并且一定具有很强的可读性。

——汪曾祺

战争的一瞬间(《纽约时报书评》年度十大好书,一场官方历史书之外的西班牙内战)

*《纽约时报书评》年度十大好书*

*洛瑞•李“自传三部曲”终篇*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同奥威尔、海明威一样,洛瑞•李也是西班牙内战的亲历者。1937年12月,年轻的他决心为共和军而战。他离开英格兰,在风雪中翻越比利牛斯山脉,以国际纵队志愿者的身份进入西班牙,谁料却立即被“自己人”当作间谍逮 捕,径直坠入了险象环生的命运和苦涩的混战之中……在这本扣人心弦的回忆录中,他用真诚朴实的姿态,揭示了西班牙内战不为人知的战情时况与黑色荒诞,书写了一个年轻人的理想主义之灭亡。本书是继《萝西与苹果酒》《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》之后,洛瑞•李“自传三部曲”的终篇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一部感情丰沛的杰作。读一读它吧,向英国首屈一指的作家致敬。——《每日邮报》

极其精妙的作品,是对人类道德与人性弱点的证明。既有奥威尔的朴实无华,也有诗歌隐喻性的翱翔……一本无与伦比的书。——《纽约时报书评》

这个故事让人因难忘的寒冷而痛楚,因难忘的恐惧而颤栗。——《卫报》

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战争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子(没有被戏剧化、炒作、英雄化或被刻意宣传的战争)的人来说,这就是你想要的那本书。对于那些依然珍视英语语言的美丽与灵动的人来说,这本书……是一方宝藏。——《洛杉矶时报书评》

星之继承者(全3册)

当太阳系成为一座监狱,人类的宿命就是要冲出牢笼!

煽动两次世界大战,搅乱中东局势,策划东南亚危机……藏在历史幕后的神秘势力翻云覆雨,竟逼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联手应对。人类尚未弄清敌人是谁,来自太空的威胁已悄然而至:地球被外星文明监控,太阳系即将成为一座监狱,永久囚禁人类!刚破解完月球人之谜的科学家亨特和丹切克,再度出手力挽狂澜,他们借助伽星人提供的感知机神游宇宙,终于查明真相:一切危机在五万年前就已埋下伏笔。

本书是《星之继承者》三部曲的终章,人类终于作为星之继承者,登上了宇宙的舞台。我们失去的只是枷锁,得到的将是星辰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纯正的科幻小说,阿瑟·克拉克得让点儿位置出来了!

—— 世界科幻巨头 艾萨克·阿西莫夫

虽然有些不愿承认,但阿西莫夫说得没错。詹姆斯,欢迎加入硬科幻俱乐部。

—— 世界科幻巨头、《2001:太空漫游》作者 阿瑟·克拉克

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《星之继承者》。在我仔仔细细阅读之后,终于又找回了那种熟悉感。我和“我们的科幻”重逢了。

—— 《合金装备》《死亡搁浅》游戏监督 小岛秀夫

这本书虽然是科幻小说,但绝对也是独一无二且精彩绝伦的推理小说。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出这么多谜题的。这是此生必看的一本书。

—— 著名日本推理作家、《尸人庄谜案》作者 今村昌弘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艾萨克·阿西莫夫、阿瑟·克拉克、小岛秀夫、今村昌弘 激烈赞赏

《高达》《凉宫春日》《蓝宝石之谜》) 纷纷致敬

进化史上的终极谜团!硬科幻与本格推理的完美融合!影响一代科幻迷与推理迷的不二神作!

《星之继承者》系列荣誉:

荣获1981年、1994年日本星云赏海外最佳长篇奖

提名1978年、1982年轨迹奖

入选Twitter网友票选“世界本格推理100强”

2011-2012年被漫画大师星野之宣改编为同名漫画

危险地活着:伊文思传

飞翔的荷兰人、纪录电影之父、先锋电影诗人

他的一生就是一部20世纪电影史

·

他把中国称作自己的“第二故乡”

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,

《四万万人民》《早春》《愚公移山》《风的故事》四部作品,

记录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

·

尤里斯•伊文思(1898—1989),20世纪最重要的纪录片导演之一,被誉为“飞翔的荷兰人”“纪录电影之父”“先锋电影诗人”。这个在电影历史上无法被忽视的名字,如今却被人遗忘。

伊文思的一生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的电影史。他在电影史上的杰出地位,不仅在于其创作生命周期长达六十多年,有多部作品问世,还在于他是纪录片的开创者之一,是一位电影先锋,无论是在美学上还是在政治上,在电影观念还是技术上,他总是走在时代的前沿,总是在“诗意电影”与“政治电影”、“西方”与“东方”之间徘徊。

伊文思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:西班牙内战、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、越南战争、古巴革命……他对中国有着言之不尽的钟情与厚爱:抗战期间与罗伯特•卡帕一起经香港来到武汉,用摄影机记录下战争中的中国,取名《四万万人民》;50年代末,应文化部邀请访问中国,并应邀担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艺术顾问;“文革”期间再次来到中国,并完成《愚公移山》;1984年至1988年期间,伊文思多次来中国,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《风的故事》。这是他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的总结,也是他最后一部作品。

本书在伊文思全部电影作品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,全面展现了伊文思的生命经验与创作历程。作者循着伊文思的足迹,带领我们跨越整个20世纪历史的巅峰与幽谷。

最后的对话 Ⅰ

本书是拉美文坛泰斗博尔赫斯生前最后的、也是最大规模的对谈录,对话者是同为拉美文学名家的费拉里。18篇涉及不同话题的平等对谈,不同于市面上所有单调、短小的博尔赫斯“采访稿”。

对话集是了解一位哲学家、作家思想最直白、最坦荡的方式。在博尔赫斯生前的最后三年,阿根廷国立电台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要义。他们策划了一档连续时间长达三年的对话节目,不同于以往流于形式的记者采访,这次他们请来的是深受博氏影响的拉美文坛后起之秀——奥斯瓦尔多·费拉里,与博尔赫斯展开针对学术甚至生活领域的各个话题的对谈,并集结成册付梓。

对话的电波始自1984年,历经三年,到1986年博尔赫斯溘然长逝而戛然终止。这是博氏生前最后的声音,也是他的遗作,集其最后的人生哲思于大成。

★ 中文版首次引进:拉美文学之父、一代巨匠博尔赫斯在生命最后三年的隽永对话

★ 媲美《理想国谈话录》的智慧诤言,荡涤心魂

★ 博尔赫斯生前最大规模的对谈,涉及话题空前辽阔,引领读者穿越大师的文学迷宫

★ 原版火遍拉美,千万博尔赫斯迷奉若至宝

1.媲美《歌德谈话录》……在坊间流传的诸多与博尔赫斯的对话中,没有一部足以与此相提并论。 ——诗人 豪尔赫·安德烈斯·派塔

2.从他的宇宙,一个文学的宇宙之中,他对我向他提出的问题尽情畅谈。哪怕讲的是哲学、神秘主义、政治等等,也总是从文学出发的,因为那里是他的天才之所寄,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为此而生的,这就是他的命运。

——对谈合著者、作家 奥斯瓦尔多·费拉里

3.第一次阅读博尔赫斯,就像在字母表里发现新的字母,从音阶里跳出新的音

符。 ——BBC

Github | Docker | Library | Project